遇到微粒贷还款困难?这里有五个应对方法!
2023-12-02网贷征信网黑大数据172°c
A+ A-如果遇到微粒贷还款困难?这里有五个应对方法!我离开你也能活得很好,为什么要和你形成团队呢?对于高管团队来说,恰恰是要找到那些长板不同的人,这是一个基础。失去这个基础,就很难形成团队。
文:苗兆光(“中国造隐形冠军”评选评委、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、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)
我记得有一次讲课的时候,有人专门问过我,“歪瓜裂枣”是什么意思?其实,这是北方民间的说法,意思是,越是长得不好看,越是残破的果实,比如瓜的花是歪的,枣的肉是裂开的,反而越甜。
后来,这个词被任正非用到了公司的管理领域,意思是,没有完美的人才。那些才干特别突出的人,恰恰也有很多的毛病。但是,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缺点,反而使得遇到微粒贷还款困难?这里有五个应对方法!他在某个领域的专长会特别突出。套用这样的精神,我们在选择高管的时候,就要用人所长。
反过来想,既然人有所“长”,必然也有所“短”。因为立足于一个高管的团队,因为这是一群有着突出特长也有着鲜明缺点的人,那么,如何使他们形成团队,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。
“企业家封顶”现象
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现象,叫企业家封顶。它的意思是,企业家本来很有才干,并因此带领着企业创造了早期的成功。当他把企业带到一定规模并继续成长的时候,企业家个人的成长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要求,因为精力、智力、体力的限制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瓶颈,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企业家封顶。
历史上最有名的企业家封顶现象是亨利·福特。亨利·福特在企业史上的地位要远高于比尔·盖茨和乔布斯,他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大规模生产模式。从那以后,世界上才有了特大型、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出现,这样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第一次有了富可敌国的可能。
据说,美国之所以能打赢二战,正是因为它在供应或者制造领域的优势。基于这一点,美国在武器、后勤等方面建立了对德、对日的绝对优势。而美国创设的“8小时工作制”和中产阶级的诞生,都是自福特开始的。可以看出,福特是一个奇才,在产业的发展史上拥有绝对特殊的地位。
其中,福特汽车最为成功的是它的早期阶段,因为产品特别聚焦,只做单一车型,就是老电影里经常出现的“老爷车”。这是福特汽车当时的主打产品。仅凭这款T型车,福特汽车实现了旺季销售占全球销量70%的傲人业绩。
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,其扩张的速度必然会下降。创始人亨利·福特的“天花板”就是这样出现的。长期以来,全公司只有他一个管理人员,其他人只需要按照他的指令行事即可,完全不需要有什么个人意志。所以,他有很多助手和监工,其唯一目的就是监管劳动纪律。
与此同时,我们知道,亨利·福特本身是工程师,他日常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,因此他也希望能够进军很多领域,包括航空器、轮船、游艇等,当然也包括一些高端车型,用以复制他在老爷车领域的成功。
尽管他的想法很丰满,但是,要想贯彻这一思路,还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,以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支撑体系。要知道,因为长期以来福特内部只有他一个管理人员,同时,围绕T型车模式所自然形成的种种惯性和限制,导致它难以产生新的突破。
后来,当市场发生变化,T型车不能继续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,福特汽车就陷入了困境,并不断地被通用和克莱斯勒超越,最终只能屈居美国汽车行业的第三把交椅。
基于此,在杜拉克的书中,亨利·福特是被当作缺乏管理素养的企业家的典型代表出现的。但事实上,福特的问题在很多企业都存在。所以,100多年以来,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们始终在重复他的故事,也在重蹈他的覆辙……
尤其在中国,更不缺乏相似的案例。观察我们身边的企业,很多都有过早期的辉煌。辉煌唤起了企业家的控制欲,他开始说一不二、一手遮天。如此一来,对企业的控制力的确变强了,但同时,企业家们开始疲于奔命,最终走向了力不从心。人们常说,地球离了你好像不转了。试想一下,如果这个企业离开了企业家就不能正常运转的话,该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。
事实上,在我的咨询生涯中发现,很多企业家都陷入了类似的困境,就是从疲于奔命到力不从心,最后,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,企业陷入了无限的自我消耗当中。
我们说,每个企业创业的成功都是一件极具企业家精神的过程,都是企业家遇到机会、发现资源以后,将它们整合到一起,从而创造了成功。但是,也有很多企业过不去带团队、建组织、引入管理的“坎儿”,使得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,仅凭企业家的个人之力难以完成转型。所以,就算是有些企业底子很好,也会在遇到产业的新机会时,因为企业家封顶等原因,白白错失机遇。
而企业家封顶的现象,从本质上来讲,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陷阱。为什么他在企业发展之初还算得心应手,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,竟然感到无能为力了呢?为什么瓶颈总是出现在成功以后呢?这也是企业家需要反复拷问的问题。
当然,可以认为,在企业的发展初期,企业家精神旺盛,机会又相对单一。但是,随着企业的机会扩张,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,以及企业战略自由度的增加,它的机会就会变多,业务也开始复杂起来。在业务单一的时候,企业更适合集权式的管理,即企业家可以依靠强势的、独裁的力量来推动企业发展。但业务一旦复杂,就应当采用授权式的管理模式。此时,不但没有人能把多种业务都思考清楚,并且一竿子捅到底,而且,企业家精神也处于衰退之中。
最近,管理学界在反复讨论企业家精神,认为它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动力。这不免使很多的企业家相信,他所拥有的精神是可以持续的。但事实上,企业家精神既不是人人均等的,每一位老板都拥有一样多的企业家精神,也不会是内部均衡的,即在20岁时和50岁时不可能拥有同样高度的企业家精神。所以,在同一位企业家身上,他的企业家精神也会有波峰,有浪谷。可以想见,当达到一定程度,企业家精神也会持续衰退,直至消亡。按照杜拉克的说法,那些丧失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,就不再是企业家了,他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“老板”。
所以,在很多情况下,企业家封顶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,一个是企业本身业务的多元化,另一个是企业家精神的衰退。不论哪一种原因,都是企业家和企业要直面的问题。就像人的生理周期不可抗拒一样,建组织也必须破解这些难题。否则,企业就不可能超越个人的成长,因此发展也就不可持续。
为了让企业持续发展壮大,面对企业家封顶的情况,就一定要组建高管团队。
企业为什么需要高管团队?
不论从哪个视角出发,企业都需要高管团队。但是,组建高管团队是需要成本的。尤其是在公司内部,这些人因为拥有权力,也可能会产生腐败,因此既要激励他们,也要约束他们。而这个过程,企业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。成本这么高,企业为什么还要组建高管团队?
通过对高管工作的复杂性和团队性的梳理和总结,你会发现,高管所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是需要统揽全局的。并且,他还要有足够的权威,否则将难以做出决定。
因为高层工作需要总揽全局,所以,首先就要为企业界定业务边界,给员工界定行为边界。比如说,哪些业务能做,哪些业务不能做?我们在很多企业讨论过,一家原来做2B业务的公司,因为发现政策的干预是一种不可抗力,因此急于打通政商关系。这个时候,企业要用多大的力?怎样做才能防止越陷越深,从而不被一些局部的坍塌拖下水,并且还得是行之有效的?
类似的问题即企业业务的边界和行为边界。你怎样做决定?如何控制风险,等等,都是需要高层去定义的。如果你不能对此做出清晰的定义,有可能基层的工作也会把企业拖入风险当中。
随处可见的案例告诉我们,很多企业表面风平浪静,但是突然被各种暗礁潜流拖住,从此陷入狼狈不堪之境。一位统领十几万人的CEO曾经说过,他最头疼的是,晚上睡觉的时候,公司里还有几万人在工作。这些人有哪一个稍稍越界,都可能形成巨大的隐患,给企业带来风险。
企业业务的边界,需要高层去清晰定义。而定义它们需要有系统的思考,包括,机会的性质是什么?它会带来的风险有哪些?企业需要怎样控制边界?其支点在哪里?杠杆是什么?边界如何定义,等等,都需要高管做出决定。
第二,高管需要去建组织,需要保证组织结构、管理体系、业务流程的有效性。在建组织的过程中,业务流程体系、管理体系怎么构建?它来自整体的效率。
第三,参加一些重要的礼仪性的活动。企业必须要开的会,要参加的饭局,因为达到了一定的规格,还必须要有高管参加,否则显得不够重视。
第四,树立企业道德榜样,传递精神力量。高层要给员工传递价值观的力量,要定义榜样,要让员工在公司产生归属感和精神上的动力。
第五,重要关系的维系,战略性任务和经营。以手机企业为例,重大的供应商,比如OEM供应商、芯片供应商,达到了几十亿上百亿规模的经销商等,他们都是企业重要的外部关系,都是需要维护的高层次的关系。这些关系维护好了,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,这时,企业的战略就有了张力。反之,不但可能引起冲突,更加容易造成损失。
2015年左右,小米在手机业务领域就遇到了挫折,究其原因,就是没有处理好与上游企业的关系。后来,还是雷军亲自出马,才把一些伙伴关系重新确立和牢固起来。
第六,处理一些战略性任务和重大危机。这是一些低层次、普通的管理者很难胜任的工作,因为它事关全局,需要高管挺身而出,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处理。
企业要有高管盯住每一类不同的任务。因为这些任务需要不同的人来完成,但是又没有人是全能的,能把全部的事务都处理好,因此高管就要形成团队。并且,这个团队还要形成啮合,既要各守一方,又要互相配合。这样,当特殊的任务来临时,或者有特殊的情况发生,比如有一些任务的重要性突然上升,包括公共关系出现问题,企业需要危机公关等等。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,就有可能成为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,因此需要高管人员调动全部的资源来应对。
而在这种时刻,当某一个任务的重要性急剧上升的时候,可能要以一位高管为主,其他高管则要配合他来摆平这件大事,所以,高管的团队性就会变得特别突出。
能力、性格迥异的高管形成团队需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:第一,组建高管团队的时候要有互补的技能。第二,要有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,即怎样通过规则的运行使之相互配合。第三,形成一种打胜仗的文化,就是指一个团队要能打胜仗,除了运行机制的保障以外,还需要有文化或者说人心上的统一。下面我们分别展开讲一讲。
高管团队怎么形成?——技能互补
要想成为一个团队,就要有不同特质的人。如果特质相同,肯定形成不了团队。
我们不妨观察一下,与自己日常交往的朋友,那些保持了长久友谊的人,是不是都是自己喜欢和接纳的人?我们“上铺的兄弟”“同桌的你”,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和相似的经历而结成了牢固的友谊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,那些与我们形成合作的伙伴,却往往是一些与你不同的人。于是乎,企业里经常发生矛盾冲突,观念的冲突、业务的冲突,等等,常常使人不胜烦恼,但是却又互相难舍难离。为什么呢?恰恰是因为,这些彼此之间并不一样的人在一起,才能互相帮助,做出更大的事业。
所以,互补是一个条件。
同时,我们也看很多公司存在同质化的现象。如果是管理干部有同质化的倾向,要想形成一个团队就非常之难。比如说,有这样三个人,一个擅长研发,一个擅长生产,还有一个擅长做营销,他们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的可能性,要远远高于两个拥有同一种专长的人。
如果我离开你也能活得很好,为什么要和你形成团队呢?对于高管团队来说,恰恰是要找到那些长板不同的人,这是一个基础。失去这个基础,就很难形成团队。
1.团队存续的两个条件
埃德加·沙因先生于2023年1月26日去世,他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,即团队存续的条件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:一是外部的适应性。也就是说,团队的功能必须满足外部的要求,适应外部的变化,否则就无法存活。因为外部的环境不断在变化,高管团队也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。二是内部的结合性。它意味着,企业内部的连接要充分,内部的各种人和资源要能够充分整合起来。沙因教授认为,能够这能做到这两点,团队就能存续。否则就存续不了。
2.组建高管团队的三个原则
基于团队存续的相应条件,高管团队应该怎么组建?我们要组建一个什么样的高管团队?组建的条件是什么?这里面存在三个原则:
原则1:决定战略成败的各业务一号位,是企业高管团队的天然成员。在一个公司,那些决定战略成败的一号位都应该是高管人员。如果他的工作做砸了,就会让公司伤筋动骨。所以,常常有学员过来问我,到底怎么确立高管的边界?这样一个标准是明确的:如果这个人主管着公司的一个领域或区域,而这个领域的成败能够影响到公司的成败,那么这个人就应当是一位高管。或者说,他的变化足以引起公司的震动,是企业无论如何都输不起的变化,这就是高管。
原则2:不同时期高管的构成是不同的。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变化,一些早期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可能会上升到战略的高度。
比如说,企业在规模尚小的时候,建构生态可能并不太重要,最主要的是把产品做好,能够有生存之地。待到企业规模变大,你和一些供应商的关系就会上升到战略层级。当然,企业也可能会增加一些基于公共关系的职能。比如有一家医疗企业,早期这家企业的市场体量很小,并未受到外部的关注,既便出一些问题,在行业内也引不起波澜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即使是犯了一些错误,也不易被外部察觉。但是这两年来,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,遇到问题就很容易发酵。发酵了怎么办?一些处罚对企业来说,可能属于灭顶之灾。
这个时候对企业来讲,处理公共关系就是一个高层次的事务。如果你的高层管理者在各个方面的沟通不畅,一些很小的事故就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这时,公司讨论相关职能的时候,可能就需要把它往上提,把它变成高管的职能。
所以,在企业中,随着战略和竞争环境的变化,随着不同时期战略要素的调整,其高管的构成也是不同的。
原则3:一般性(通用职能)与特殊性(业务构成)。企业的高管应该存在一些一般性的通用职能,比如说财务、人力资源、运营,比如那个能够把整个团队凝聚起来的CEO等等。但是,也有一些领域与企业自身的业务性质、业务构成有关,我们说这是特殊性。在具有特殊性质的领域,企业就要依据自己的战略成败来决定高管的边界。
比如,一些企业的某些业务很畸形,尤其是在它体量很小的时候,有可能一位客户带来的销售收入就占到了总销售收入的30%。这时,主管客户的客户经理是不是高管?他的任务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成败。从这个特征来看,高管确确实实是一个公司的异质资源,是能够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。
3.高管团队至少需要四类人
因为高管的管理有其特殊性,因此,这一角色也存在难以管理的特点。因此,杜拉克认为,高管团队至少需要四类人:
第一类是思考型的人,这类人是深沉厚重型的。
我们发现,很多企业家并不喜欢社交。即便是广为人知的任正非也是如此。在华为的2C业务推出之前,他很少面对公众。这类企业家都是思考型的人,他愿意沉静下来思考企业的边界问题,或者承担一些思考性的任务。比如我们说,一个新业务边界在哪里?怎样调度人事,调度资源?如何建立一些复杂的关系,怎样理清一些复杂的事项?个中的逻辑是怎样的?企业要先做什么,后做什么,等等,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。而企业也恰恰需要这类思考型的人。
第二类是代表型的人,这类人具有象征意义。
比如英国女王和日本的天皇,他们基本上没有实权,但他们是一个国家的象征。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这样,对企业来说呢?这类人在组织里面有没有用?答案也是肯定的。我们知道,当组织达到一定规模,其正常秩序就很有可能被打乱。一旦秩序变差,高层在发号施令的时候,其效力就会大打折扣。这就意味着,高层的领导力受到了影响。而所谓的领导力就在于,你的指令是有效的,它有赖于员工的意愿,即他有积极的意愿来配合你的指令,愿意跟着你指引的方向走。但是,当你的同一个命令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理解时,我们认为,这是领导力匮乏的表现。
因此,无论是对国家而言,还是在企业内部,常见的现象是,在遇到危机的时候,比如某总裁辞职,或者某高管出了问题,企业就会变得不太稳定。在这种情况下,所谓代表型的人,完全可以用精神的力量来促进组织实现平衡。所以,他所起到的是组织的稳定器的作用。
第三类是行动型的人。他和所谓的代表型人物正好相反,前者通常不干实事,因此更加不容易犯错误。而行动型的人因为承担具体的任务,所以经常会犯错。其中有一些错误,可能是不能原谅的。
所以,在企业内部,代表型人和行动型人是虚实互补的。在组织当中,既有虚的工作,也有实的工作。比如说,对于高管来说,既需要有人去思考虚的文化,也有要人来思考实的经营。尤其是一些企业家,他往往会逐步从实的领域退向虚的领域。越虚,就越要求领导力。比如管战略、管策略、管协调,都是组织当中相对较虚的工作。
而实的经营是很容易犯错误的。比如,在经营领域,在面对一些问题时,高管必须迅速做出决策。但谁也无法保证,所有的决策都很理想。当决策不理想时,组织可能会给出非理性的反馈,从而造成进一步的失误。因此,组织恰恰非常强调虚实结合。这里所谓的虚,即我们所说的代表型人。
比如,当丰田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,就会调度一个丰田家族的人出任高管,此举为员工带来的是企业精神回归的感觉。
与之相对应的,是行动型的人。他们没有过于复杂的想法,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攻艰克难,想办法解决,在打硬仗攻山头儿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。他们遇到公共危机事件时,能够掌握主动,摆平舆论遇到微粒贷还款困难?这里有五个应对方法!;遇到突发性的机会,能够迅速组织资源,在短时间内抓住商机……这是行动型人。他不一定非得高屋建瓴,但一定能够搞定具体的任务。因此,高层管理者中必然不能缺乏行动型人。
第四类是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的人。这类人擅长与人相处,面对企业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,能够保持与股东、与投资人的良好沟通,令投资人理解公司意图,从而维持企业的估价。他能够维持与经销商的关系,能够把握产业里有影响力的高端资源或者媒体品牌……凡此种种,莫不需要与人相处、与人沟通。而擅长处理各种关系的人,具有某种天赋,因此在与人相处的时候,随时能够把关系激活。
这就是杜拉克提出的,高管团队中至少要有的四种人。这四种人看起来彼此难以兼容,但是从其工作性质来看,他们的工作,显然也无法由一个人来完成。
关于人际技能,还有很多学说,比如团队角色理论,基于人际关系的高管团队构成等,我们今天不作展开。
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HR在做高管测评的时候,喜欢把人的特质分类为“老虎型”、“孔雀型”等各种类型,并且常常为团队拥有多种性格的成员而感到兴奋,认为这就是团队异质性的体现。但事实上,这种对人的性格的分析并不能帮助我们判断团队是否健康。因为角色定位理论在定义好人的类型以后,不能形成自我循环,团队的角色和个性必须实现业务框架下的匹配。
上述类型要与个人的工作性质有关。比如,负责处理对外关系、媒体关系的高管,就应当是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;负责公司战略,就一定要有善于思考的特质;而审计监管部门的高管,就要成为一个鞭策者,要有边界、有底线。
所以,组建团队的依据不是特质差异,而是根据你有多少个工作任务,每一种任务需要什么特质的人,然后才来组建团队。因此,在这个团队当中,除了人的角色上的互补之外,人与工作性质本身也要形成互补。
所以,离开高管团队的工作性质去讨论他们的不同性格,就相当于失去了标准。比如,我们不能单纯地讨论老虎和鸡在一起到底合不合适,关键在于,我们要的业务是什么?如果你的业务里既需要老虎,也需要鸡,那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合适的。问题是,要建立起什么样的规则,让老虎和鸡能够融合在同一个团队里?所以,角色一定要跟业务相结合。
另外,我们还要知道,根据角色的划分匹配相应的特质,也不能排除那些既能思考,又会处理关系的人的存在。单一类型的人才当然有存在必要,但是多元型人才会更加如虎添翼。多元型人才对应分工不足够标准的组织,比如,通常情况下,每个公司都会有董事长、总裁、副总裁和CEO。但是,他们的分工并不尽相同,而是因司而异的。一般来说,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主要角色,之后,会根据个人的某些特质,和团队成员进行搭配。通过这一点,高管团队组建的困难程度可见一斑。但它同时也证明了,人之所以是复杂的,正是因为他的类型并不能够标准化。所以,要形成团队,除了与任务相匹配之外,还需要这些人的特质能够彼此适配。同样,工作划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。
所以我们说,组建高管团队的时候,合适比厉害重要。这时,在团队组建之初,首先是要把几个重要岗位确定下来,把这个角色确定下来,然后才是引进其他高管。在这一环节,要特别注意他们具有哪些特质,彼此之间能否搭配。这是一个原则。如果他们的特质彼此不搭,团队的组建将面临很大的困难。
另一个原则是,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,高管团队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调整。所以,这种适配并不应该僵化。有些人认为,互补的将永远互补,但事实并不是这样,因为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不断获得。在一些团队很强的组织里面,一些高管会有意识地避免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质和优势,就是因为组织有动态管理的需求。
所以,建组织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要求高管团队能形成能力、素质等要素的互补。如果没有要素的基础,高管团队是很难建起来的。
高管团队怎么形成?——有效的治理机制
所谓的治理机制是指团队内部怎么运行?那些特定的角色建立什么样的合作机制,才能够保证团队形成?
1.要有一个“中心人物”
高管团队的治理机制,最核心的是要有一个Leader,这个Leader一定是称职的。
那么,Leader要承担哪些责任呢?我把它总结为三点:
(1)领导团队。我们说,Leader是一个领导职能。那么,什么是领导?领导是为团队确定方向的人,他要确定,或者是撑开团队的发展空间。假如一名高管带领着企业走向了悬崖,没有前路可以走,团队只能倒退,那么,不论这个领导如何热血,如何狼性,他肯定是有问题的。
领导者在团队中的作用就是,确定整个团队向哪个方向发展。团队要如何行动,其价值空间才能更大,一定是由领导者来定义的。
领导者有责任使团队成为一个整体。并且,这是他的第一责任。当然,类似于维护信任的氛围等也是领导者的责任,但这些能力属于领导的职能。
(2)管理团队。管理团队是很好理解的,即他要行使管理的职能,包括为团队制定目标,澄清每个成员的角色,帮助每个成员清晰定位,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贡献点,然后进行绩效评估。当发生偏差时,能够组织团队复盘、纠偏。事实上,管理比领导要更加硬性和明确。如果团队里的每个角色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,或者人被用错了,那肯定属于一号位的问题。
(3)发展团队。领导者要不断拓宽团队的能力边界,要能够发现、发展团队成员的专长。通常情况下,团队成员都会有一些潜能。如果领导者擅长发现下属的潜能,就有可能更好地用人。
还有一种可能,即成员的素质不够,也存在很多短板。但如果领导者能够确认他的特长,并且这一特长是团队特别需要的,这个时候,领导者还要充当帮他弥补短板的角色。
除此之外,围绕着外部环境的变化,领导者还负有激励团队成员、推动他们继续学习以及率领团队持续发展的重任。所以有的时候,称职的领导者也应当成为首席学习官。在治理层面,领导者是不是称职,是这个团队能不能成为一个整体的核心要素。
2.老板不能“一手遮天”
领导显然不同于老板,但这并不意味着老板不能成为领导者。我们所强调的是,一旦老板成为事实上的领导者,他就应当放弃老板的角色。
为什么我们一再地强调团队的一号位是领导者而不是老板呢?这也是大多数企业里容易出现的问题,即老板一手遮天、独断专行。而领导者什么被称为领导者?
(1)有必要的权威。一号位没有权威必然是不行的,没有权威,他也成不了一号位。
我曾经在一些企业看到,老板提出退出高管团队,并指定了一个总裁。这时你会发现,开会的时候,老板一到,整个会场鸦雀无声,大家能够迅速进入主题。但是如果老板不在,只有总裁出场时,整个会场嗡嗡一片。大家继续交头接耳,需要会议主持人一再提醒才能停止。这样的开局,想要在会议中聚焦于核心问题,显然会非常困难。这就意味着,总裁的权威不够。
所以,领导者在承担起他的责任的同时,还必须树立必要的权威。
(2)不能一手遮天。现在我们都知道了,高管团队的任务复杂又艰巨,每一类任务都需要分兵把守。如果老板一手遮天,就意味着,你关心的事就是重要的事,你不关心的事就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,这就会使那个项目或任务难以推行。所以,当一号位一手遮天的时候,这个团队的力量就上不来。
(3)权威的合法性不是来自权力,而是来自追随者内心的正义。领导力是以能否被追随来确认的。作为一个领导,如果没有人追随你,只能说明你没有领导力。所以,领导力不是权力。当然,权力也能造成一呼百应的局面,但是有时候人们是因为恐惧惩罚才那么做的。而追随是发自内心的,如果对方认为你确认的方向是对的,你的行事方式也合乎他的内心,他自然就愿意追随。
在很多企业里,无法形成团队,就是因为核心人物没有权威。他有权力,可以拍桌子瞪眼睛,但是下面的人也有办法,他消极不抵抗,非暴力不合作,暗地里不配合。所以,唯有积极响应才能证明你的领导力。而在一个团队当中,下属是发自内心地响应你的号召,为成就一件事而共同努力,还是消极地理解信息,被动地等待指挥,其结果必然大相径庭。
所以,什么是权威?权威一定是你做的事情令大家信服,令人愿意追随。有威权的人,才是真正的领导者。
(4)领导者并不总是一号位,有很多时候,他也会是二号位、三号位。刚才讲到了一号位的责任,包括领导团队、发展团队、管理团队等,这其实都不算什么具体任务。当然,一号位也可以担当具体任务,比如他可以管研发,也可以管营销,或者管理某个大的模块,这都是有可能的。但是,在他不主管的领域,他就可能会变成二号位、三号位,这才是高管团队的特征。所以,领导者并不一定总是在一号位上。在有些任务领域,他也可能是二号位,三号位,甚至只能充当一名吹鼓手。
3.多元治理模式
还有一个现实是绕不过去的——很多企业采用了多元治理模式。在这种模式当中,领导者怎么产生?因为多元治理通常是在历史上形成的,而企业又绕不过自身的发展历史。比如说,采用二元治理结构的企业,通常是夫妻、兄弟或者两个合伙人共同创业形成的,他们分别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,协调互补,共同把企业做了起来。这个时候,谁也没有绝对的权威,而团队却需要一个领导者,这个时候怎么办呢?
相对来说,还有三元治理模式,哥仨一起创业。比如,他们三人分别擅长营销、研发和协调,三人一同创业,早期很和谐,现在已经上市了,虽然股权有差别,但也并不明显。在这种治理结构下,权威怎么形成?
这些现象都比较普遍,对组织来讲,不论是一元治理,还是二元、三元的治理,都是各有优劣。比如,在一元治理的情况下,不用担心无法形成权威,但是要避免因领导者一手遮天导致的组织内部调节机制的丧失,防止大家无法与他讨论问题。而在二元治理或者多元治理的情况下,可能内耗比较大,权威难以形成。同时,在二元、三元或者多元治理的情况下,一旦权威形成,组织就拥有了契约精神,从而会进入更加健康、良性的运转。
但是,对于多元治理的企业,其难题就是当权威尚未形成的时候,高管团队如何形成的问题。对此,我们也是提出了几条原则:
原则1:要有一个名义的核心。名义的核心必须要建立起来。在组织当中,当战略发布,往往会有一个名义上的核心。通常,公司上市的时候,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,因为证监会会要求大家签署“一致行动人协议”。也许这个一致行动人和大家的股权并无区别,但他要从名义上略高一筹,从而成为一种名义上的核心。如果没有名义上的核心,很多事务就无法协调。
原则2:建立共识机制。在名义上的核心产生之后,就要求在几位领导者之间形成共识机制。
领导者之间的共识机制怎么建立?就是要在高管团队之外形成一个核心的机制,避免大的冲突在高管团队内部产生。
我曾经在一个企业遇到了复杂的问题。开会的时候,几位合伙人永远意见分歧,而且互不相让。这时候,下面的高管都非常无奈,他们永远无所适从。这个时候怎么办?必须要把这些分歧拎出来,大的分歧优先解决,小的分歧,谁主管谁决策,别人不要参与,从而减少直接的冲突。
原则3:核心利益一致。随着企业的变化,高管的核心利益也要一致。核心利益也可以称为基本利益。比如,你要做的是以亿为单位的大事,就不要在一些几十万上百万的量级上去争个你死我活,这就是在核心利益上保持一致。当然,说起来简单,事实上也很复杂,因为大家都难以免除名利心。所以,有关核心利益的一致性,也需要有一些共同的约定。
原则4:责权利平衡。在创业早期,我们对平衡存在一种假设,并据此设计了股权的结构。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,一些工作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,而另外一些工作的权重可能会有所下降。这个时候,在基本面不动的情况下,公开的责权利要有变化。否则,高管团队内部就会矛盾重重,互相造成障碍。
原则5:发挥长处。这是一个基本原则,也就是说,高管团队的基本正义是承认他人的长处,要知人善任,把最合适的人匹配到相应的岗位上去。
原则6:妥协精神。最近,我在读一些关于妥协的书。妥协是一个组织的基本原则,它具有进步意义。妥协,即任正非所提倡的灰度,也是我们传统哲学精神中的中庸。不论是灰度还是中庸,其本质都是妥协,是在复杂当中寻求妥协。
其实,在二元或者多元治理的情况下,有影响力的人需要打开他们的境界和格局。如果领导者没有胸怀和格局,不能妥协,不讲灰度,那么高管团队是很难形成的。
4.建立调节机制
接下来,我们讨论高管团队要不要分层的问题,这也是现实的高管团队治理当中的一个大问题。
首先把问题打开。我们知道,在企业发展当中,在与环境适配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机制就是调节机制。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:上级做出一个决策,下级在执行过程中,可能会发现这个决策和现实有差距,然后把这种差距反馈给上级,上级根据下级的反馈优化决策,如此往复,企业不断和环境适配。
组织还有个基本特征,就是有等级。组织的复杂性和规模性决定了,上下需要协调,组织要有等级。所以,组织越大,上面的人就会越来越高高在上,离基层就会越来越远。但是,这个等级一旦形成,就会造成权力和势能的差异,导致高层与基层的脱钩,即双方不再具备对话的条件了,组织的调节机制就会弱化或丧失,彼此形成了“白天不懂夜的黑”的状态。这样的组织,基本上就是行将就木,因此当然是组织里面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。
那么,怎样维持组织的调节机制?
现在的组织开始强调它的团队性。什么是团队性?比如说,企业能不能在全公司范围内消除等级,建设扁平化的组织?不可能。因为如果所有人都没有等级感,当权威受到挑战的时候,就没有办法集中资源。所以,很多老板绞尽脑汁要维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局面,导致了调节机制的慢慢丧失。
切实可行的做法是,老板不轻易改变他苦心经营的形象,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地“走下神坛”。维护核心团队内的调节机制,在每个要员与老板之间的形成反馈与调整。
之后,是每个要员与其属下的团队形成调节,以此类推,每一个层级就都能实现局部的调节。所以,组织的调节机制是由团队完成的。
大家可以观察互联网企业,那些在新形势下发展的企业。所谓的组织团队化,就是有组织结构,有正式的规则,但是其内部强调人和人之间形成团队——这是一个趋势。
在这个趋势下,高管团队要不要分层?分层是不是有利于高管团队内部调节机制的形成?我认为,有必要分层。
首先,最核心的团队是老板跟他的合伙人,包括总裁、CEO等。那么,这四五个人,能不能形成一个核心层?四五个人不也是一个团队吗?老板也不能在任何场合都一言九鼎,你可能只是负责政府关系以及投资等核心任务,还可以负责把握战略方向,确立公司的思想。而CEO可以面向现实,负责经营等。所以,核心层也需要分兵把守,彼此之间依然需要协调和平衡。
比如,三四个人的决策层也是一个团队。在一些公司,老板始终要事无巨细地控制起来,而且说一不二,所有人必须遵从。但不论你的出发点是主观还是客观,很多时候,所有人服从命令并不利于执行,这里面必须有一个调节的过程。而团队要保证的,就是这个过程。
有些人老板当习惯了,不愿意听取不同的声音,就会导致调节机制的丧失。这时候我们建议,如果你没有办法在更多的人面前放下架子,至少要保证在仅有三四个人的核心团队里放下“武装”,平等相处,鼓励团队成员的反馈,促进调节机制的迅速形成。
第二,当核心团队形成,再向外围扩展,就是行政管理团队,我们把它称为EMT。这样的团队可能有五到七人的规模。我们国家的常委一般就是七到九人,这叫行政团队。保持在这个规模才会有效率,否则,团队太大,就会形成官僚主义,导致沟通效率过低。
比如,我们讨论预算,或者讨论人事,但是我们有20个人,有20条意见,彼此又不能统一,那么讨论就会无效。这时,团队显然就无法形成了。怎么办呢?老板可以退出,并委托CEO去做EMT的行政团队。所以,行政团队一定要有规模的限制。
当然,行政团队里面可能还会有专门的团队,比如有人专门负责薪酬,有专门负责技术等等。这些专门的团队,我们称之为小行政管理。
第三层是业务管理团队。什么是业务管理团队?就是主管重要业务的一号位。因为行政管理也很难覆盖这么大的范围,所以,战略的决策或者策略都要由业务团队负责。
试想一下,如果是一家有几十亿体量的公司,其业务的复杂度越高,利润就越高。所以,除了业务团队的一号位,一些重要职能的一号位也要被纳入这一范围内。也就是说,只要是影响公司成败的团队,都应该列入高管团队的范畴。
第四是包含事业部高管在内的广义高管团队。一个公司一般会有多个事业部,每个事业部都有一定百分比的业绩贡献,所以,在这些事业部当中,不仅仅是一号位,二号位、三号位都很关键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他们也是广义上的高管团队成员。
所以我们认为,高管团队也要分层。如果不分层,运行机制就有问题,或者会影响效率,或者无法达成共识。所以,一定的角色必须放在一定的位置上,要把团队分层,才能够激发他的奋斗。
很多人说,这是治理。认为这是从老板的角度出发,把总裁以下的经营团队变成执行层的传统治理模式。事实并不是这样。因为我们一直在强调调节机制。如果没有调节机制,企业就会形成官僚主义。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永远正确,因此,每个人在团队当中都需要一个Leader。在最核心层级,老板是当仁不让的Leader,他要对为数不多的核心团队承担责任。但到了EMT这个层级,可能CEO就是一个Leader。在业务管理团队,包括行政团队在内,CEO可能仍然起到Leader的作用,但是永远要有一个范围。
不论怎样,高管团队的总体治理原则是:每个团队当中都要有一个领导,承担承担起领导职能。
此外,在日常的管理中,你会发现,每个人都会身处于若干个团队当中。CEO既在老板带领的核心团队里,也属于EMT和整个大的业务团队里。一个普通的高管,他既在自己主管的板块当中,也有可能是高管团队的成员。面对这种跨团队的关系,我们要怎样处理?
大多数高管都容易进入一个误区,就是把自己做一号位的团队当成主要团队,把所参与的团队放在次要位置。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。比如,我是一个副总裁,我参加高管EMT会议的时候,我的角色是配合。而我所主管的营销板块才是我所归属的,那里才是我的天下。所以,在EMT,我只取我所需,其他人也一样——如果每个板块的人都来予取予求,组织就很危险,它就离散了。
因此,高管理团队的优先原则是,你首先是你上一层团队的成员,其次才是下一层团队的成员。虽然各层级都有自己的调节机制,但是你的角色定位要准确,这时的调节机制才会有效。
还有一些治理原则是:
(1)谁在某一领域中承担主要责任,就应该拥有实际最终决定权。也就是说,假如某人在某一领域承担主要责任,那他在高管团队里就应该拥有最终的决定权。
(2)任何成员都不应该对不是由自己主要负责的事务做出决策。这时大家应当非常明确了,刚才我们为什么说,高管团队的一号位并不总是一号位?分管领域的高管应当成为该领域的决策者,因此他就是这个分管领域的一号位。在这个领域,其他任何成员都不应该越位决策。同理,当这个分管领域的高管进入其他领域时,他也不能越俎代庖。
(3)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不一定要互相喜欢,也不一定要互相尊重,但不应该互相干扰。
(4)高层管理团队不是一个委员会,而是一个团队。虽然在自己负责的领域,每个成员要自己做决定,但还有某些决策应当由“团队”做出,否则,团队就不是一个整体。此外,成员间要保持系统而密切的沟通。
我们知道,在营销领域,营销战略、政策的制定是一个总体事项,它不能由一号位独断专行,而是要放到整体范围内来议定。同理,研发、人力资源等可能都存在这样问题。所以,要把一些公共事项放到具体的情境之下,形成它的整体性,这才是团队。
(5)在自己负责的领域,每个成员都应自己做出决定,但某些决策应该保留给团队做出。
(6)成员之间要进行系统而密切的沟通。
以上六条最终要回到原点,即形成高管团队的基本治理原则应当是闭环运行的。
5.综合而非分割
高管团队的运行方式还有一个特殊性,就是它与中基层是不同的。
中基层基本上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职能部门模式来管理的,即“各人自扫门前雪”,营销的老大管营销,研发的老大管研发……结果,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也沿用了这个模式,最多是一个高管管俩部门而已,大家同样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管理。
这样划分高管的职责,会带来哪些问题?这样的划分,使高管变成了职能部门逻辑的延长线,因此管理就是无效的。
为什么无效?比如说,公司有一个战略任务,要从原来的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。于是,派出了一名高管,承担起开拓美国市场的任务。但是,一位高管单枪匹马,只带着足够的钱就可以拿下美国市场吗?他还需要研发的资源、营销的资源,也需要供应链资源、人力资源、法务资源,等等。因为高层的工作性质决定了,他背负的是一个相当综合和复杂的任务。
如果高层管理者不承担这样的任务,你会发现,最后也得是所有的总经理默默承担了所有——总要有人把所有的资源都组合起来。
按照职能部门的管理逻辑处理整体性的工作,就会陷入“铁路警察,各管一段”的困境。因此,高管的性质一定是综合的。还是以承担开拓美国市场的战略任务为例,他必须有能力把所有的资源带过去。否则,其结果显而易见。
这样,高层的工作,其实质就是以战略任务为中心,这与原来职能条线的划分完全不同。但很多公司都不能理解这个逻辑,以至于基层在原本就分割的基础上,又加诸了高层的分而治之,这样的治理基本上无效,因为它应对综合性的任务时,通常束手无策。
所以,高管必须能够应对这种复杂度。如果我们不了解这样的高管的运行方式,不了解团队的交叉属性、多头管理属性,高管层就建立不起来。
6.建立决策机制
在高管的治理机制当中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:高管团队的共识与决策机制。
高管这么复杂的团队,怎样才能达成共识?我认为有一个“四步法”。我们说过,在高管团队当中,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公示机制很重要。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,高管就很难参与其中,这样一来,他也会认为该程序不合法。既然程序都不合法,何谈团队精神呢?
所以,在高管团队中,任何决策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:
(1)意图形成阶段。不论是老板还是某个高管,要想启动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项目,都要首先推动团队产生意图。意图,即想要解决相关问题的主观欲念。
比如,作为一名营销高管,我希望推广一个新产品,或者推动某个流程变革。这个时候,首先是把我的个人意图转化为整个高管团队的意图。如何形成整个团队的意图?针对要解决的问题,大家要充分酝酿,充分讨论,充分沟通,还有要有充分的“松土”和动员,最终才能形成深度共识。
如果略过意图的形成,在团队未能达成共识的时候就确定了方案,当大家甚至无法确定这个方案的合理性时,当然会拒绝参与。那么,这件事还能不能推动?显然不能。
所以,意图的形成是很重要的。在华为、阿里等企业,经常会组织召开务虚会,从根本上讲,其实就是在发动大家形成统一的意图。比如,老板越过意图确定阶段,直接拍板聘请了一位业内大咖,这个时候,下属不便反对,但他不能理解你的意图,就只能成为一名表决机器。
(2)专业提案阶段。围绕着达成的意图,先找一个专业的职能部门,或者是由一位高管负责把方案制定出来,形成具有专业性的提案。之所以强调它的专业性,因为专业性就意味着信息完整、逻辑成立,并且经得起反复的论证。没有这样专业的过程,很多提案看起来光鲜靓丽,但事实上并不系统。而一件事情之所以无法成立,有的时候恰恰是因为局部要素的错误造成的。所以,一定要有专业性的提案。
(3)方案评议阶段。把我们专业性的提案放到整个高管团队当中来评议,并且要在团队外部征求意见,以便从各个角度查漏补缺,尽可能地修正它。
(4)决策阶段。这个阶段是民主之后的集中。我不认为高管团队内部一定要有民主决策或者投票表决,因为已经做了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,到了决策阶段,完全可以由老板或者一号位拍板决定。
因为有了高管的充分参与,高管的决策机制或者共识机制也是成立的,所以,决策一般不会有问题。当前,很多公司在民主还是集中的问题上纠缠。事实上,当没有一个人能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,民主在很多情况下都显得很荒谬。因为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,更多是要求有人来承担责任。
但是,如果没有前面的三个过程,当形成谁承担责任,谁就有权决策的时候,往往会因为不够专业而形成“山大王”,形成个人主义,导致无法形成合力。
所以,上述“四步法”就是一个决策的机制,它所考虑的是充分参与,充分论证,以及高度的专业化。
我们有很多案例能够证明四步法是有效的,但由于时间关系,我们不能进一步介绍。不过,我认为其结论显而易见,即在建立高管团队的过程当中,如果应用上述“四步法”来做决策,高管对方案的重视程度普遍会变高,并且在过程中,几乎没有人会挑战权威决策。
高管团队怎么形成?——建立打胜仗的文化
在团队当中,要建立健康的文化。所谓健康的文化,一定是指向团队成功的。如果文化不能导向成功,那么这个文化就不健康。所以,如果高管要形成团队,就一定要形成某种文化。这种文化不是主观的,而是客观的,是保证公司成功的。
这里面包含三点:
1.高管团队的功能体特性
我们说,组织分为两类,一类是功能体组织,它因外部需要而生,所以政府、军队、企业,都具有功能体性质。高管团队也是这样,是具有功能体属性的组织,是为了满足外部要求而出现的。
因为是应外部的要求而生,功能体组织就必须把外部的要求转化为内部的原则和规则。如果内部的规则不能满足外部的要求,这个功能体就不能成立,或者说它不能存活。
另一类组织具有共同体属性,它与功能体组织正好相反,是因内部需求而生的。比如,小两口结婚以后,为了情感的需求,他们考虑生一个孩子。这个孩子完全是从内部产生的,与外部没有任何关系,因此他具有共同体的特征。共同体的规则不必满足外部的需要,所以是建立在内部的和谐与安宁。
日本有一位政治家叫堺屋太一,他在观察了大量企业实践之后得出了结论,认为日本有很多企业衰落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们都共同体化了。本来,企业是为了满足外部需求而存在的,但最后竟然都走上了追求内部和谐的道路。所以,在一些企业,高管团队往往到最后就发展出了一团和气,走向了不能满足外部要求那条路。
所以,真高管其实都是基于功能体的逻辑来确立原则的。基于功能体的逻辑,高管团队里会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:
(1)绩效原则。任何时候,高管团队都要保证成功。而所谓绩效的原则,就是大家共同拥有清晰的使命、愿景、战略和目标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,就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。如果高管不能做到守土一方,一切都是空谈。所以,大家一定要围绕着成功来讨论绩效,这是一个大的前提。
(2)纪律原则。所谓纪律原则,就是我们必须遵守为了满足外部要求所形成的价值观、工作程序、职业操守和一些方法,这是纪律。世界上不存在无限的自由。在一些公司,高层都有很多特权,员工需要打卡,员工行为有模板,但高层不需要。当高层没有被这些原则驯化的时候,就会变成一个散漫的群体。但是,按照道理,高层应当是对纪律有着更深入理解的人群,他们应当有更多的自律,所以才不必有明确的管理和纪律。
而在打胜仗的文化里,高管仍然要满足绩效和纪律的要求。
2.积极的人际关系
我们说,高管团队要有积极的、良性的人际关系。什么是积极的关系?我把它定义为围绕着价值的生成。而“生成”这个词是我一直强调的,我认为它非常准确,所以我和这个词永远如“初见”。
我们在公司里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生成的。比如,公司的战略是制定的吗?其实它是生成的。还有很多外部的信息每天都在发生,其中一定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出外部机会。当某个人抓住了这个机会,并且基于团队共识形成了一个决策的时候,这个“形成”其实也是“生成”,它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有事前的规划。
还有一些政策,比如激励政策,它是定义出来的吗?其实,很多时候,很多事物,是为满足人心的需要,满足绩效的需要,满足共同利益的需要而生成的。
生成的事物,不但具有天然的合法性,也会带有天然的力量。反之,完全靠自上而下的强行灌输,是没有力量的。假如一个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是积极和谐的,信息也是充分对称的,那么这个组织大概率是生长出来的。所以,在高管团队当中,应当存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。
我把这种生成性的人际关系提炼为两点,第一是团结(信任、互相承担责任、相互成就)。所谓团结,就是要围绕着目标的实现,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。此外还要互相承担责任和相互成就。我们前面说的,当任务的权重发生变化,二号位或者三号位可以变成一号位。相对应的,原来的一号位在此时就应当自动调整为二号位或者三号位——这个过程,其实就是相互成就。
第二是要有良性冲突(建设性、坦诚、斗而不破)。所谓良性冲突,就是既不能一团和气,只顾团结,又不能冲突到必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,为此不惜动用一切卑劣的手段。它是具有建设性的,一定是围绕着某种绩效的放大发生的冲突。通俗地说,就是对事不对人。同时,在良性冲突当中,大家要坦诚相见,必须斗而不破。
3.共同成长的氛围
最后一个高管团队的文化氛围,即共同成长的氛围。大家如何能够一起往前走呢?我们说要积极健康,还要围绕着未来不断地变化。组织规模一旦扩大,高管团队的任务也会随之扩大。在这个过程中,总会有的人走得快,有的人则慢慢地掉队了。
其实,对高管团队来讲,他是公司的稀缺资源。他的掉队,对公司而言,损失也会很大。掉队的过程,也造成了对公司的消耗。所以,在这个过程当中,企业要呼唤共同成长的文化,以便帮助所有人不掉队,能跟随企业共同发展。
而共同成长的文化就包括:
(1)共同的信念。团队的目标、追求要一致。
(2)相互调节的机制。前面已经讲过。
(3)共同学习。就是在团队急速行军的过程中,围绕着公司的战略命题实现共同学习,而不是个体的独自成长。为什么要强调共同学习呢?因为个体的成长不意味着团队的认知能跟上。很多时候,一个人的能力特别强,但是他会被团队掣肘,所以才要共同学习,共享一些知识,共同提高认识。这种情况下的成长,可能没有个体一骑绝尘的速度快,但是能很快转化成生产力。
因为学习机制非常重要,所以,关于共同学习的话题,我们下一讲会作为一个专题继续介绍。今天主要围绕着怎样把不同特质的人、不同才干的人整合起来,形成一个整体。
来源:华夏基石e洞察